【黨建】真正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
發(fā)布時間:
2022-07-1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要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弊鳛橐幻贻p的信訪干部,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懷、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牢記要自覺站穩(wěn)人民立場,不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真正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要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作為一名年輕的信訪干部,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懷、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牢記要自覺站穩(wěn)人民立場,不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真正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
把群眾始終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就指出:“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信訪無小事,因為信訪關系民生,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正是最大的政治。上海信訪部門近年來強調(diào),對群眾的訴求,首先要做“有理推定”;對群眾的問題,首先要做“有解推定”;對群眾的批評意見,首先對自身要做“有過推定”;對矛盾化解,職能部門首先要做“有責推定”。處理信訪事項既要“見事”更要“見人”,把群眾作為工作的全部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心貼心地思考,面對面地溝通,實打?qū)嵉嘏?。我曾?jīng)參與推動化解上海市首例橫跨兩區(qū)地塊舊改矛盾。該地塊聚集1500多名外來租戶和200多名本地村民,十余年來仍是“城中村”的面貌,群眾要求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愿望強烈,但因區(qū)劃調(diào)整、標準不同等原因難度很大。市、區(qū)和街鎮(zhèn)“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全力以赴回應群眾所思所盼,千方百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半年時間就完成100%征收協(xié)議簽約,并實現(xiàn)了“零訴訟、零信訪、零裁決”。聽到群眾感謝黨和政府的肺腑之言,看到群眾喜迎動遷、摘下老門牌號開始新生活的張張笑臉,我深深感到只要真正“以百姓心為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群眾這一邊,群眾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支持和擁護我們。
真下、敢下,沉下去解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工作時提出,要變?nèi)罕娚显L為領導干部下訪,強調(diào)“真正解決問題,要真下、敢下。要善始善終,件件有著落”。他帶頭下訪接待群眾、化解疑難矛盾,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實踐中,大多數(shù)信訪問題發(fā)生在基層,解決也靠基層,必須沉下身子、深入一線,敏銳捕捉群眾呼聲“第一信號”,努力在“最初一公里”乃至在“家門口”解決問題。我們積極推動市、區(qū)信訪干部下沉服務群眾、服務基層制度化常態(tài)化,直插現(xiàn)場、當面溝通。在每周下沉服務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沉下去解決問題,撲下身子深入群眾,不僅是方法問題,更是立場所在。同時,要努力把解決問題作為導向,以訴求一線聽、問題一線解,促進民心一線牽。我們還構建了覆蓋6000多個居村社區(qū)的“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制定分級服務清單,打造信訪服務矩陣,就近就便為群眾提供服務,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家門口”。依托城市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著力打造數(shù)字化平臺,以指數(shù)方式展示街鎮(zhèn)信訪工作態(tài)勢和效能,作為協(xié)調(diào)資源、賦能基層的重要參考,推動信訪工作向一線集中、在基層聚合,積極構建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鎮(zhèn)的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上海版。
拜人民為師,通過信訪渠道改進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信訪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審視和改進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上海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首提地,我們自覺拜人民群眾為師,拓寬延伸人民建議征集渠道平臺,廣泛聽取群眾建議意見,10年來認真接收辦理人民建議事項,人民建議在信訪總量中的占比從2012年約6.5%上升到目前約36.6%,職能部門對轉(zhuǎn)送建議的采納率達98%,直接推動出臺市級規(guī)范性文件170余件,群眾“金點子”成為城市治理的“金鑰匙”,不斷結(jié)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在充分總結(jié)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做法的基礎上,《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若干規(guī)定》作為全國首部省級人民建議征集地方性法規(guī)出臺施行,以法規(guī)的形式明確職責、規(guī)范程序,完善人民建議的閉環(huán)管理、科學運行,用法治的最大確定性來鼓勵、指引、保障群眾參與人民城市建設。在參與立法工作中,我真切地體會到,從群眾到專家,從人大代表到職能部門,都對法規(guī)出臺充滿期盼和熱情,紛紛建言獻策,希望通過立法找準“最大公約數(shù)”、畫出“最大同心圓”,這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生動體現(xiàn)。
近日,第九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勝利召開,《信訪工作條例》正式施行,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人民信訪為人民”理念,在滿懷感情做好群眾工作上下功夫,在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上抓落實,真正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
關鍵字:晉中瑞達公交,交通,線路,服務人民,綠色公交
相關新聞